長沙工業園區定位為宜居宜業的現代城市工業經濟綜合體。三一重工位於長沙經開區的工廠,為員工配備了漂亮的中央休息區。人才是工業園區發展的“第一資源”。圖為中聯重科工程師在檢測調試設備。均為陳飛攝(資料圖片)記者 張懷中
  今天的園區就是明天的城區,擔負著新型工業化基地、新型城鎮化腹地的雙重使命。曾幾何時,園區被片面地理解為單一的生產場所,白天熱熱鬧鬧,晚上冷冷清清。配套不足帶來的“先天不足”,讓園區承受著“空城”之痛。
  長沙的14個國家級、省級園區,不是處在中心城區的周邊,就是分佈在城郊結合部,大多納入了城市總體規劃的“版圖”。產城融合,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急迫,更為重要。為此,市委、市政府給了園區一個新的定位,那就是產城融合、宜居宜業的現代城市工業經濟綜合體,並加快實施兩型化管理提標提檔行動。作為品質長沙建設的重要載體,園區正經歷著從工業區、產業區向現代化城區的精彩蝶變。
  一次園區調研之旅,就是一次集思廣益、凝心聚力、排憂解難之旅。密集的園區調研釋放出強烈信號:長沙的轉型創新發展,主戰場在園區,主陣地在園區,主力軍也必然是園區。
  從經濟的角度講,園區強則長沙強,欲做大做強長沙經濟,必先做大做強園區經濟;要有長沙經濟的升級版,必先有園區經濟的升級版。
  小鎮蝶變
  園區發展和城市建設分不開
  一個日供10萬噸的自來水廠,一家服務周邊的全新醫院,一所優質示範性中學,一條連接長沙市區的金陽大道,15條園區新建道路,多個生活小區,十幾棟保障性住房,新增幾十個工業項目、商業項目、再製造平臺項目,還有周邊的現代農業示範區……緊張的建設在各個角落進行,湖南瀏陽製造產業基地漸漸不似傳統印象中的工業園區,正日益變成一座現代化的工業新城。
  “十年前,最初單純想圍繞製造產業,建一個現代工業園區。這些年來,我們逐漸轉變思想,從一心打造園區,到全面推進產城融合,建設以人為本的新興城市。”湖南瀏陽製造產業基地黨工委書記尋院豪感慨:工業園區的發展和城市建設不能分開!
  位於瀏陽市永安鎮,沒有母城依托的瀏陽製造產業基地,近年來發展日新月異。今年1月18日,近3萬平方米的綜合購物中心——通程商業廣場永安店開業,這個集購物、休閑、娛樂於一體的區域商業綜合體開業後,整個永安鎮每天的商業收入增長了兩成。就連長沙縣江背、春華、黃花等地的消費者,也慕名跑到永安鎮來消費。
  在產城融合的潮流下,瀏陽製造產業基地與永安鎮已經加速融合。工業園區的發展,必須要依托一個母城,新興城市不光需要基礎設施建設,關鍵還要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產業和諧發展,來支撐城市化,這才是真正做牢產業、做強基礎。
  現在,這座現代工業城內,煙輔材料、健康食品、生活用品、倉儲物流、商業地產等非主導產業已漸成規模,南方水泥、天福復烤、佳能泵業、一朵天下、普洛斯物流、宏伊集團等70多家知名企業日益壯大。尋院豪表示,今年將確保海洋膠囊、一朵二期、遠東傳動軸等13個工業項目全面竣工;再製造發展中心、信息中心將完成部分主體工程,舊件回收物流中心也將全面竣工。
  今年,瀏陽製造產業基地全面實施“產城融合、園鎮一體”的發展戰略。為強化城市經營,園區和永安鎮通過全新定位,納入長沙東部經濟圈和金陽新區,全面推進區位、產業、功能、商務、人居五大提升工程,由開發工業園區向城市經營轉變,實現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產業的協調發展。
  四規合一
  發展目標、生態控標相銜接
  一個園區就是一片新城。一個園區或一座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後,如果不能形成一種良好的經營模式或生活方式,就難免會衰敗、落伍。而堅持特色立園、產業興園、科技強園,依托自身優勢,緊扣發展重點,強化產業特色,實現錯位發展,則是工業園區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。
  市工信委黨委書記、主任趙躍駟介紹,長沙將按照企業集中、產業集群、資源集約、功能集成的要求,整合提升“五區九園”,打造一批現代城市工業經濟綜合體。
  根據市委產業倍增的要求,到2017年,長沙經開區、高新區年產值過3000億元,瀏陽經開區、寧鄉經開區年產值突破1500億元,並培育一批百億企業。促進藍思科技、晟通科技等企業跨入200億級企業行列;重點培育紅太陽新能源、金龍國際銅業、山河智能、廣汽菲亞特、廣汽三菱、比亞迪、上海大眾等企業跨入100億級企業行列;通過項目、政策、創新引導,新增一大批產值過50億元和10億元的工業企業,形成相對合理的企業組織體系。
  長沙還將著力引進世界500強和國內100強企業,力爭五年內新引進50個以上重特大項目和核心配套項目。
  與此同時,長沙將大力推動產城融合。堅持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統籌謀劃,按照打造城市工業經濟綜合體的思路,打破工業園區服務滯後、配套落後的模式,在工業園區實施產業提速與城市提質雙核驅動、生態建設和民生建設雙管齊下,加快推進基礎設施、配套功能、公共服務一體化,打造以長沙高新區、長沙經開區、寧鄉經開區、瀏陽經開區、望城經開區為重點的宜居宜業、功能齊全的國際化現代化“產業新城”。
  同時,將實施“四規合一”。即堅持科學性、前瞻性、統領性原則,實施工業產業空間佈局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、城市總體規劃、環境保護規劃的協調統一,做到空間“坐標”、國土“指標”、發展“目標”、生態“控標”相互銜接。
  招才引智
  三家企業獲330萬扶持資金
  人才是工業園區發展的“第一資源”。越來越多的長沙工業園區開始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。7月11日,在首批招才引智計劃資助項目服務協議簽約儀式上,長沙經開區與長沙貝塔、天合生物、湖南吉安特簽署招才引智項目服務協議,這3家企業獲得共計33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。此外,三一集團、山河智能、凱天環保等3家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的企業,獲得共60萬元的建站資助。
  長沙經開區去年啟動“招才引智三年行動計劃”以來,園區28家企業與44所技職院校建立了畢業生對口輸送合作關係。區人才辦上半年接洽創新創業項目40餘個,正式註冊項目6個。
  長沙經開區透露,今年將積極推薦園區企業高層次人才參加省“外專百人計劃”、市“3635”計劃及其他各類人才引進培養計劃。同時,鼓勵企業組建院士專家工作站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臺,開展技術創新,吸納優秀人才,積極落實相關配套政策及待遇。今年上半年,已組織園區企業申報省、市引智項目23個。
  大園區穩步發展,更加註重調結構、促升級,提升園區企業發展競爭力。中小園區也在加快追趕進度。它們通過抓服務,積極打造政府扶助平臺。因為只有完善的園區配套功能與設施,才能為園區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,才能吸引更多企業、更多人才加入到園區建設中來。  (原標題:“兩型”發力,園區經濟謀升級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t37jtvq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